父母做到這6點,培養的孩子內心會更有力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正面管教家長課上,第一個體驗活動就是做父母的「衛星導航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分別列出來自孩子的挑戰和孩子長大後所具備的品質與技能。

從那刻起, 我對孩子將成長為怎樣的人有了清晰的概念和模樣印象。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讓孩子學會生存的技能,能夠適應社會環境和獲得發展的機會,同時希望他們未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生活。

然而要達到生存與幸福之間能夠順暢連接,父母引導孩子培養更有力量的內心就尤為重要。

因為內心有力量的孩子在面對問題、錯誤甚至挫敗時,會更加坦然、獨立,增強的是「我能行」的信念,他們表現出來的是想辦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而不是慌張、畏縮、羞愧,甚至是不願承擔後果的負面情緒。

因為內心有力量的孩子一般比較清楚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既不會過分依賴別人也不會委屈了自己。

快樂積極地成長中學會的是如何尊重他人和自尊,提升的是如何愛和被愛的能力。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呢?我在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找到了答案。

(1)在家庭中,夫妻關係「先於」親子關係。

隨著新一代家長的成長,這個觀念得到更多認同。

就像中國情感婚姻家庭導師胡東海老師說的,「父母和孩子就像一個三角形,父母的關係越穩定,孩子的安全感越強烈」。

前幾日的問答中出現了「當爸爸和媽媽的育兒觀念不一致,引起爭執怎麼辦?」我想這本身就是一個本末倒置的問題,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卻因為不注意語言和行為表現,給孩子帶來的是情緒緊張、氣氛壓抑的成長環境,他們首先學到的是關係的處理,幼小的心靈甚至在懷疑是否因為我而讓爸爸媽媽爭論不休,由此形成的「私人邏輯」會伴隨著童年經歷過的一些經驗和印象,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一個人的決定。

相信我們都想給孩子一個平和、幸福的原生家庭,在孩子養教方面出現意見分歧和方式的不同也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先處理好夫妻關係才能帶來良好的親子關係。

(2)不懲罰、不嬌縱,和善而堅定的正向養教

接觸了正面管教以後才有更多的機會和家長朋友進行交流,也才知道其實很多父母都受著內疚感的折磨。

因為他們對孩子要麼進行控制、嚴格管理(「我說了算」),懲罰是常用手段。

要麼過於嬌縱和寵溺(「我是個意志薄弱的人」),獎賞是孩子的談判條件。

還有的在控制過多和過於嬌縱兩個極端間動搖,缺乏一致性。

能做到不懲罰、不嬌縱的父母其實並不容易,總的來說有這樣五個點:

有明確清晰的語言,不嘮叨,直接就事論事

接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他們,能夠通過共情方式產生連接

轉移注意力,邀請孩子合作

給孩子提供有限選擇,充分尊重和發揮其自主性

啟發式提問引發孩子的思考,也要聆聽他們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3)想要孩子學會尊重,先要對他們表現出尊重

一家人到遊樂場玩的情景很常見,而出現意見不一致的現象也很正常。

比如11歲的哥哥想要再玩一次碰碰車,於是不斷纏著媽媽,7歲的妹妹想要去玩投幣遊戲機,在當大家都朝向遊戲機的時候,哥哥還是纏著媽媽要玩碰碰車,被媽媽拒絕後,他甚至著急、緊張到結巴,需求越是沒被滿足越著急,越著急就越結巴。

最後家人不僅沒答應他的提議而且還哈哈大笑,學他結巴的樣子。







我想哥哥應該感覺糟糕透了,因為不管是什麼原因,傷害一個孩子的自尊都是對他的不尊重,而且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

而如果能在出發之前就約定好可以玩的項目和相應的額度,媽媽堅定執行的態度贏得孩子們的認可和尊重,那麼也體現了孩子有權利和自由去選擇他們喜歡玩的項目了。

尊重孩子,我們要把孩子看作和我們自己一樣,是個享有同等決定權的人。

這樣的權利並不代表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能做的事情,但每個人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權利。

(4)接納孩子的不同性格,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尤其是多子女的家庭,常有的聲音是這樣的:

「看你哥哥多聰明,他的學習基本不用我們操心,你們真是豬腦袋,反應太慢!」

「還是女兒貼心啊,兒子就是個不知道疼人的白眼狼,」

「由著你們去吧,當媽的人也管不了那麼多。













當我們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可能都沒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自己的品性和特點。

雖然性格的形成是受到基因遺傳的影響結果,但環境的不同也讓孩子呈現出不一樣的自己。

我們能做的是接納他們,比較只會讓他們對自己越來越喪失信心。

阿德勒說,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喪失信心的孩子。

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孩子的「不良行為」,卻沒有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想法和信念,若能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也平和。

(5)適時地放手,讓孩子在「做」的過程中培養「我能行」的信念和技能

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可是很多父母不懂得在孩子走向獨立時要學會放手目送。

我們總想為孩子做一點再多做一點,只因為他們還小,在父母眼裡還只是個孩子。

且不知如此包辦會在將來某天驚愕:不知不覺孩子已長大,而他卻沒能學會社會生存的必備技能。

所以不妨從小的家務做起,給予孩子能量感,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行,而是我們父母過於放不下。

(6)幫助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阿德勒說,所有人的首要願望都是感覺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每個人也都在尋求得到歸屬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方式,孩子們的成長更是如此。

在家長課上感受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的體驗活動中,有的「孩子」說,當我回到家,看到爸爸媽媽都已回來,全家一起做飯吃飯時,我感受到了歸屬感;有的說,當我能為父母做點什麼的時侯, 我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有的說,我的錯誤行為可以被理解、獲得獎勵有人一起慶祝時我是有歸屬感的;有的說,關注到我,讓我參與並發揮作用就好。









心理學的理論雖然深奧,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小著眼來感受和體驗並引導孩子獲得這種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因為這有助於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素養。

孩子生來是孩子,但沒有誰生來就會做父母的,我們都不完美,卻希望可以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做點什麼。

願孩子像個向日葵,我們給到陽光雨露,引導他們成長為參天大樹,做個內心有力量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什麼才是真正的管教?

何為管教?在我們的觀念里,管教就是訓斥,就是喋喋不休的思想教育,甚至就是懲罰的代名詞。然而,在拉丁文中,「管教」的真正意思是「真理和原則的追隨者」,如果我們要想讓孩子們成為一個真正自尊,自強,自...

家長速看!怎麼能這麼教育孩子呢?真的太……

可愛又迷人,有理又有據,幽默風趣講道理,教育問題面面抓,就在跳跳說。當大人用過度控制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時,孩子們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終在為孩子的行為負責。父母和老師們最常使用的過度控制...

《正面管教》第3次分享

如果允許孩子在為家庭生活做有意義的事情時與父母並肩做事、邊干邊學,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培養出這些感知力和技能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過去的好時光」的孩子們有機會培養紮實的生活技能,卻沒有多少機會...

萬千育兒辦法,這4點幫你核查是否有效

之前在正面管教的課堂上,老師有邀請我們做育兒的GPS導航,寫下您今天的育兒挑戰和希望明天孩子有的品質和技能,以及現在所用的管教方式。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自信、自律、有責任感等,但我們的管教方式卻是...

我說了一百遍,你怎麼還是不聽?

我說了一百遍了,你的玩具怎麼還是不收拾?看到這句話,是不是很多媽媽都非常的熟悉,是啊!很多時候,對於孩子的一些事情,我們一直都在嘮叨,但最後根本沒有什麼改變,孩子依然故我,我們仍就嘮叨,結果有可...

最美好的遇見——正面管教

導讀:最美好的遇見,是遇見我們的孩子,找到從未如此美好的本人。正面管教改變著我的生活,從親子關係到夫妻關係,從覺察到成長,從成長到獨立,心思充盈著從未有過的關於一個生命本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