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愛告狀」?家長和老師都要知道的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周末去探望表妹,進門沒多久,一場小爭鬧就發生了。

表妹4歲的女兒跑到跟前說:「媽媽,哥哥又在偷玩手機遊戲!還偷吃了餅乾!」 氣憤的哥哥從房間裡衝出來了,大叫:「我根本沒玩手機,因為我沒有給她吃餅乾,她告狀!」表妹還沒回過神,妹妹已經哭了。

表妹說,小的喜歡告狀,大的喜歡辯論,一天到晚當審判官,真是累死人了。

在二胎的家庭里,這樣的事件難以避免,但在一胎的家庭里,你會發現,孩子同樣喜歡「告狀」。

「媽媽,表哥搶我的玩具!」

「老師,小雅沒有洗手就去吃飯!」

「媽媽,爸爸剛才偷偷吃雪糕,沒有給我吃!」

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北方話里有一個詞,叫「事兒媽」,說的是喜歡管閒事的人,這類人通常人際關係不會太好。

所以,當我的孩子有這種表現時,我常為他將來的人際關係擔憂。

我希望我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一個懂禮貌,講道理,不愛說三道四的好孩子。

然而,經過學習,我驚奇地發現,孩子在6歲前,都喜歡「告狀」,而且這一現象背後還大有學問!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 是孩子在幼兒期的常見特徵,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至消失。

「愛告狀」既是孩子在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未成熟的表現,它又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

這個時期也是幼兒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方式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愛告狀」背後的動機,你知道嗎?

邀功請賞型——自我表現,希望獲得關注和表揚

案例描述:樂樂今年已經4歲半了,不論在家裡還是幼兒園裡,動不動就喜歡去媽媽或老師那裡告狀,「老師,楠楠吃飯撒到地上了,樂樂吃得很乾凈」 ,「媽媽,麗麗把玩具丟在地上,樂樂沒有亂丟!」……

動機:孩子告狀,渴望受到成人的關注和誇獎,是幼兒的一種普遍心理,所以孩子會檢舉他人,追求自我表現,希望成年人能夠對自己肯定。

一般而言,「表現欲」 強的孩子更喜歡告這類狀,以示自己比別人做得好。

針對這類告狀,大人們首先要表揚孩子的行為,然後對孩子提示,如:「那下次提醒一下楠楠好嗎?」 這也是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判斷力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檢舉揭髮型——希望成年人肯定他的是非判斷

案例描述:4歲半的小童出去玩,總是能留意到一些「不規範」行為,比如他會經常向媽媽告狀,「媽媽,你看那個小哥哥隨地扔垃圾」,「媽媽,他們過馬路闖紅燈了」,「為什麼吸菸有害健康,爸爸還要吸菸?」……

動機:在孩子3-6歲的時期,他們開始懂得了一些規則、規矩,他們會發現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行為是不對的,當面對不正確的行為時,他們會成為小警察,正義地指出來。

碰到這種類型的「告狀」, 應首先對孩子予以肯定,家長還可藉此機會對孩子「因勢利導」,鼓勵孩子說出正確的行為,幫助孩子把「被告」當做鏡子反思自己的不足;孩子告成年人的狀,父母要引以為戒,只有規範好自己的行為,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榜樣。

無奈求助型——想尋求成人的幫助和保護

案例描述:小羽和表姐在一起玩,小羽哭著跑過來跟媽媽告狀,說表姐打她,吵著要回家,表示再也不願意來表姐家了。

原來,事情起因是小羽想玩表姐的娃娃,沒經過表姐的同意自己拿去玩,被表姐打了一下,娃娃也被搶回去了。

動機:小羽因為採取了錯誤的方式來獲得喜歡的玩具,所以導致矛盾出現,這時她向大人告狀,其實是為了尋求幫助,解決問題。

明白了孩子告狀的正向動機,成人要做的是滿足孩子的正向動機——告訴孩子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應該怎麼解決。

小羽媽媽可以藉機讓孩子明白「交換」的概念。

比如告訴小羽:「如果你想玩表姐的玩具,你可以主動提出用自己喜歡的玩具與表姐交換著玩,表姐同意後你們就可以一起玩了。

事無巨細型——依賴成人的態度來評價自己

案例描述:「老師,他在洗手的時候玩水」,「老師,明明在本子上亂畫」……幼兒園老師每天都要處理很多這些雞毛蒜皮的告狀事件。

動機:在幼兒園,幼兒總是依據教師的態度,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作出評價,因此會出現幼兒對一些不符合教師要求的行為進行告狀,或對某一行為要求得到老師的評價和裁決而向老師告狀,如:「老師,他把菜倒到桶里了」 ,其實,他心裡不能確定這樣做對不對,而是要通過老師的態度來判斷他所看到的行為。

不管孩子告狀的原因是什麼,任何簡單敷衍的態度對孩子都是不禮貌、不尊重的。

建議成人要表現出仔細傾聽的態度,儘量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強化孩子正向的行為,讓孩子學會了自己處理問題的方法。

孩子愛「告狀」,家長和老師還應注意什麼?

● 在傾聽「告狀」時要認真,不要打斷或者斥責孩子,也不要偏聽偏信,先要弄清事實真相。

如果孩子一時說不清楚,大人們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回想一下發生的事情,同時可以適當地安慰孩子。

● 在了解事實後,大人們應根據具體的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若是有理的「告狀」,一定要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養成正確的是非判斷力;若是其他類型告狀,則通過耐心與孩子溝通,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

● 當孩子告狀時,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把問題拋給他,要讓他知道,除了發泄情緒之外,還要學著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 家長和老師要積極引導孩子,鼓勵他們交流和表達,讓孩子體驗到被重視的感覺,這樣他們會更樂於交流,在交流中,經過合適的疏導,他們會養成適當的行為模式和良好的性格。

孩子 「告狀」 不是什麼大事,但家長和老師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解決方法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所以家長和老師在處理「告狀」問題上需謹慎對待,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兒童道德感的培養的關鍵,初為父母必看

在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在建構區玩遊戲,突然小明站起來跑向老師,「老師,貝貝拿了小花的積木。」得到了老師的回應之後,返回建構區,不一會兒,他又跑過來,「老師,小寶打了貝貝。」幼兒園或日常生活中經常會...

孩子為什麼愛告狀?

作者:程博士育兒老師,他又在玩沙土!媽媽,哥哥搶我玩具!孩子熱衷打小報告,家長總會擔心這意味著孩子的求助心理過於強烈、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但其實不同情況下孩子打小報告的初衷和目的是不一樣的,...

3—5歲孩子為什麼特別任性

許多父母與幼兒教師都發現,當孩子長到3歲左右時,就不那麼聽話了,大人讓他幹什麼,他偏對著幹。這種情況大多在2歲時開始出現,3歲後走向高峰。其實,這就是心理學家所稱的兒童的「第一反抗期」。 在第一...

說謊並非幼兒天性

4歲的峰峰放學後回到家,媽媽發現他膝蓋上有瘀青,便問峰峰是不是其他小朋友弄的,峰峰說是瑞瑞撞的。第二天峰峰媽媽問瑞瑞,瑞瑞不承認。無奈,峰峰媽媽不得不找主班老師問清狀況。主班老師先讓峰峰正常活動...

孩子「愛告狀」的背後有這麼多動機!

寶爸寶媽們是否發現孩子有經常向你告狀的表現?不管是今天的剛發生的大事還是昨天已經發生過的芝麻綠豆的小事,只要孩子想起來就很可能跑到你身邊說來說去,有時候一天能頻頻告狀好多次……爸媽也有犯難的時候...

這樣應對「問題」兒童,比你吼100遍都管用!

有許多家長反映,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難管」各種「頑皮搗蛋」的現象開始逐漸增多,扔東西、搶玩具、插嘴、甚至說髒話……而且幾次大聲制止之後,孩子會乖很多,但時間一久,便會發現怎麼說都沒用了。...

都知道小朋友愛告狀,想過原因嗎?

「老師,文文把湯灑到我衣服上了。」「西西打我。」「他不讓我玩小汽車。」幼兒園裡每天像這樣的告狀不計其數,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小告狀精」們呢?愛告狀是孩子的年齡特徵決定的。他們為什麼愛告狀?告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