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長期不在身邊,寶寶會出現這些驚人的反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閱讀林老師的新書《心理營養》,看到問題與解決方法之行為偏差,有很多的思考。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孩子的偏差行為。

前幾天寫的衡量一個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標之一就是兒童是否存在偏差行為。

一些家長看了之後一方面在給孩子對號入座,如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這一定是偏差行為;孩子總是大吼大叫,這也是偏差行為吧等等;另一方面又不相信自己孩子會有偏差行為,比如孩子經常打人,有些會認為小孩子之間有點小衝突是正常的,哪能這也算偏差行為啊等等。

林老師在書中是這樣描述如何看孩子是否有偏差行為:

當孩子打人、無理取鬧,甚至做出傷害自己或別人的事情時,父母除了在必要的時候進行行為干預和制止外,更重要的是看看孩子有沒有情緒問題。

如果孩子沒有情緒問題,我們告訴他「這樣不對,不可以這樣做」時,他就不會繼續做。

但,如果是有情緒問題的孩子,這樣對他則不會有效果,因為他需要很多肢體動作,比如丟東西、打人來發泄情緒。

林老師幫我們解讀孩子的偏差行為,判斷的依據就是孩子的行為只是當下的反應,還是有很多情緒問題,需要孩子用偏差行為的方式去舒放。

林老師在書中還寫到: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首先要去檢查一下孩子的情緒來源,也就是三個關係的質量:爸爸媽媽的關係,孩子和媽媽的關係,以及孩子和爸爸的關係。

下面我舉一個真實的案例,幫助家長們去理解這部分。

彬彬在幼兒園中班時有一段時間脾氣特別的大,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經常會碰觸其它小朋友的身體。

只要小朋友有一點點讓他不高興了,他的拳頭就會揮出去。

老師如果去阻止他的行為,他就會藉機和老師發脾氣,拳頭就揮到老師的身上。

如果老師請他暫時在教室里休息一下,他會把教室的門鎖上,用手使勁的砸牆、砸桌子。

他的弟弟也在幼兒園,他對弟弟是呵護備至的,因為弟弟年齡小上托班,難免有時大的孩子會碰到弟弟。

不管是什麼原因如果彬彬看到有人碰了弟弟,他會第一時間朝這個小朋友揮拳頭。

當事情屢次發生後,老師開始細緻的了解家庭近期的情況。

原來爸爸那段時間在身體不太好,在韓國住院,媽媽在那邊照顧爸爸。

他們兄弟倆是由爺爺和奶奶照顧。

爺爺對彬彬管教偏嚴厲。

後來爸爸出院從韓國回來,但身休在恢復期也沒什麼力氣管他們兄弟,主要還是爺爺奶奶照看他們。

媽媽則留在韓國工作。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老師做了一些調整。

經常的待在離彬彬不遠的地方,當觀察到他有控制不住情緒攻擊其他小朋友時,老師儘快將他和小朋友分離,會引導他去做些其它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抱抱他,讓他說說剛剛發生了什麼情況,老師陪著他待一會兒,情緒緩解再讓他自己選擇去玩還是做什麼。

一般不在事情的當下去給他講解規則或者讓他去向其它小朋友道歉,而是在他情緒好的時候,老師單獨和他聊天,不經意的說說之前發生的事情,雖然彬彬沒有說什麼,但是老師可以觀察到他攻擊小朋友的次數越來越少,但還是時有發生,不同的是攻擊小朋友時他會收一些力氣,而不像之前那樣恨不得使出全身的力氣。

彬彬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一年半直到媽媽回到中國。

媽媽在家待了3個月左右時間之後,久違的小紳士彬彬就回來了。

不僅保護自己的弟弟,對其它的小朋友也是呵護有佳,還是老師非常好的小幫手。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孩子那段時間的行為完全是因為和媽媽失去連結造成的。

只要和媽媽沒有連結,就沒有辦法消除他攻擊別人的行為。

激烈的時候甚至對老師也是拳打腳踢的。

事後看到老師手上的抓痕時,老師是可以觀察到他有一些小的內疚,非常的不自在。

當媽媽回到身邊以後,只是陪著他,早晚接送他。

孩子就像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一樣,非常的平和。

雖然有時玩耍時還會與小朋友有肢體接觸,但不論老師是口頭制止他,還是拉住他,他只是笑笑,摸摸頭就接著去玩了,還會主動和小朋友道歉。

這是發生在我的幼兒園的一件真實的事情,我見證了孩子變化的整個過程。

這也是我堅定不移跟著林老師學習薩提亞家庭治療的主要動力。

我真真切切的看到當孩子的心理營養匱乏或滿足時不同的表現,我也看到當父母開始滿足孩子的心理營養時,孩子巨大的變化。

科學育兒的寶爸寶媽們,一起踐行愛、自由、平等、規則的理念,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持續不斷的給孩子供給心理營養,享受科學育兒的樂趣。

PS:這是海默專欄死磕自己服務大家的第349篇文章。

無論待孕、已孕、新晉、待產、已生媽媽和寶寶的必加微信公眾號【科學育兒】,和早教專家胡海默老師微信970286一起了解寶寶餵養營養護理早教那些事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接納真的不是簡單的接受

在科學育兒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會講要100%的接納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這樣才能給孩子帶去充足的安全感。但是,接納真的不是簡單的接受,這裡面真心有一點兒技術問題!而很多家長都不明就裡,也講接納,...

寶寶的攻擊性行為與挫折教育我們該如何引導

孩子們的暴力行為總讓家長苦不堪言,小時候的行為延伸到長大之後那該怎麼辦?我能打孩子嗎?我的孩子被打了,該怎麼辦?我的孩子經常打人,該怎麼辦?我們又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去處理自己和「暴力」之間的關係呢...

真實記錄 我和寶貝怎樣度過艱難入園期

早就聽說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會大哭大鬧掛在懷裡不下來;有的還會無緣無故三天兩頭地生病;有的則是前一天乖巧懂事地答應第二天耍賴死活不去;還有的可憐巴巴地小聲嘟囔著:「我不去,我不去……」所以在鮮果...

不想對寶寶發脾氣!那媽媽需要怎麼做?

昨天和老師們一起讀導師林文采博士的新書《心理營養》,讀完第一章老師們一起討論關於五大心理營養的體會。一位己經做了媽媽的老師提出來「溫和而堅持,看書上寫的容易,真正自己做起來真的很難」。老師舉了個...

孩子可以打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事

孩子在學校里愛動手打同學,常讓家長頭痛不已,也讓孩子失去了很多童年夥伴,倍感孤單。家長們常希望能快速找到制止孩子這種不當行為的方法,殊不知,在我們找方法的同時,了解孩子攻擊性行為的來源更為重要。

快開學了,孩子的班上有個特殊兒童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不管是上幼兒園還是上小學好,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老師好,同學好,環境好,覺得這樣孩子才會有一個舒適的學習氛圍、和他人良好交往的環境。隨著社會對特殊兒童接納的提...

是溺愛孩子還是無條件養育,你分得清嗎?

說到對孩子要無條件接納,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難道就不管孩子讓他為所欲為嗎?當然要管,怎麼來管!無條件接納與溺愛的疆界到底在哪裡呢!有一個爸爸問我:「你們總說無條件接納,無條件接納,那孩子殺人放火你...

一言不合就打人?家有「熊孩子」怎麼辦可好?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編者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聽話的「天使」寶寶變得暴力起來——一言不合就打起人來,這可怎麼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往期的「小問題大麻煩」曾和爸爸媽媽們聊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