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校被孤立,如何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不會讓孩子丟了自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從上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是適應群體生活的第一步。

針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往往都會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而今天我們主要探討的問題是: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了怎麼辦?如何讓他融入集體卻又不丟了自己?

孩子效仿能力很強,心思縝密

家長們往往都認為,孩子小,他什麼都不懂,所以他的心思是藏不住的。

孩子真的是這樣的嗎?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察言觀色能力非常強,他能清楚的感覺到大人們對他的愛和不允許他做的事。

而往往,孩子想要得到某一個結果的時候,他便會通過試探,以大人們最在意的事情進行示威,比如:把鞋子脫了光腳踩地、躺在地上打滾、敲打自己的腦袋等等。

當大人妥協了孩子就知道了,原來用大人最關心我的方式,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孩子會拉幫結派,會孤立別人嗎?

答案是會的,而且根據不同孩子的性格特點,有時發生在孩子之間的孤立行為,有時會更可怕、更傷人。

小卡親戚家的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特別喜歡跳舞,老師也覺得孩子特別有天賦,所以在課上總是會表揚孩子。

然後過了兩個多禮拜的時間吧,孩子突然和媽媽說不想去幼兒園了,每次送去也都是哭哭啼啼的不讓大人走,然後孩子媽媽就問了女兒原因,孩子說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都對自己很好,但是同班有個女孩子會欺負她,拿走她的玩具或是一群小女生在一起玩的時候,看到她過來了,就會帶著其他小朋友去別的地方玩。

她告訴媽媽,他覺得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她。

孩子被孤立的原因,可能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觀點、理念和大部分孩子不同

就拿親戚家的孩子為例或許她比其他孩子優秀,在集體中熠熠生輝,成為「出頭鳥」。

試想,在一個人人都打「王者榮耀」的班級,你的孩子痴迷書海、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裡,他很可能就是被孤立的對象;

在一個視老師為敵、各種惡作劇的集體,你的孩子乖巧懂事,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深得老師喜愛,他就有可能被全班人孤立。

孩子的想法很簡單,先入為主的主觀感受更強烈,一旦「不喜歡」、「看不慣」、「瞧不上」某個人,就會把這種情緒通過各種途徑表達出來,不僅自己刻意疏遠,更會拉上自己的朋友結成陣營,一起排擠和自己不一樣的另類。

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就要開始與人溝通,尤其是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算正式開啟了社交生活。

然而,調查發現5%——6%的孩子都曾在集體中被孤立,無論原因是什麼,毫無疑問的一點是,如果孤立持續,孩子可能會因此變得自卑、孤僻、甚至抑鬱。

一般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都會選擇置之不理,讓孩子不要放在心上,過一段時間對孩子的孤立就會自動結束。

但這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作為父母尤其是和孩子關係最為密切的媽媽,我們首先應該想辦法防止孩子被孤立,一旦發現孩子被孤立,也應該觀察後儘快著手干預。

第一步

傾聽孩子,接納感受

孩子被孤立,在集體中感到不開心,正常的親子關係中,孩子一定會向父母傾訴的,家長不要上來就給孩子貼標籤:還不是因為你內向、還不是因為你不合群……別的小朋友才不跟你玩。

而是要認同和接納孩子傷心的感受,這也是我之前說過的「共情」的體現。

同時我們要堅定的讓孩子體會到,爸爸媽媽一定會幫助你走出困境

第二步

找出原因,自我調整

接納孩子的感受,幫助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就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被孤立的原因,並且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方案:

如果是因為優秀而被別人嫉妒而導致被孤立,首先要肯定孩子的優秀和獨特,同時告訴孩子集體是一個複雜的大家庭,自己鋒芒畢露的同時也要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有時可以適當低調一點;

如果真是因為孩子內向、膽小、不合群而被孤立,就要想辦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鼓勵他大膽和小朋友交流。

第三步

父母出馬,組織聚會

孩子已經調整自我,做出改變,被孤立的情況卻依然存在,此時家長一定要出馬幫助孩子重回集體。

可以嘗試先幫孩子「拉攏」1、2個小朋友,可以直接和這幾個「關鍵小朋友」的家長聯繫,組織聚會、逛公園等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

「關鍵小朋友」如果是班上有影響力的孩子就更好了。

孩子有了朋友,就相當於在集體中有了陣營,再打開僵局擴展友誼就不是難事了。

就像文初的小豬佩奇那個情況,即使孩子堅持不喜歡小豬佩奇,家長幫忙從非小豬佩奇的死忠粉里拉到一兩個朋友也不會是太困難的事情。

這個方法不但適用於孩子被孤立的情況,也適用於孩子插班進入新集體後的情況,六六這一年耕讀苑的體驗,美國英國的遊學都是插班,所以這點我體會特別深。

第四步

老師協助,重塑形象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老師的話比家長的話更有效。

我們可以和老師溝通,請老師在集體中讓小朋友認識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孩子獲得其他小朋友的認可。

很多孩子樂於聽老師的話,有目的的引導也會起到積極效果。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集體的認可、需要被同齡人接納、需要和小夥伴一起長大。

這也是家長要對孤立及時干預的原因,不過,等孩子長到我們這麼大的時候,有了明辨是非、自我成長的能力時,或許還會遭遇被孤立的情況,那時就要看看,這個孤立自己的群,是不是真的值得去「合」。

自己明明是山間稜角分明的礫石,被潺潺溪流包裹時,就一定要把自己打磨成千篇一律的鵝卵石嗎?

自己明明是威風凜凜的草原之王雄獅,被群貓圍攻時,就一定要拔去鬃毛弓起背脊也變成一隻病貓嗎?

堅持自我,很多時候是通往成功的根基。

實際上,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群體,我們並不是不要合群,而在於合什麼群。

看過一句話,懂你的人,不合而群;不懂你的人,合而不群。

一個志同道合的集體能夠帶給我們力量,字字珠璣都能引發共鳴,相互學習進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種與自己匹配的群,才是一個人要找到的組織。

兩眼一抹黑,對自身沒有判斷、對未來沒有規劃,走到哪裡都怕孤單,便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獻祭般的扔給任何一個群,不管自己是否削足適履,不管自己是否遍體鱗傷。

這種對自己成長沒有好處的群,則一定要早一點跳出來。

孩子從小到大,見過聽過的越多,接觸的人和事越廣,也就對自己的認識越清楚: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要和什麼樣的人為伴。

這兩個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在心中漸漸明晰,他們才能對人生道路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的寶寶在幼兒園合群嗎?

作者:季小童作者公眾號: 季小童(ID:jixiaotong006)隨著三月約開學季的到來,很多寶媽都提前一周將寶寶送進幼兒園去提前適應環境,大部分寶寶適應能力都很強。一位寶媽在微信群里激動的說...

孩子突然不願意去幼兒園了怎麼辦?

當父母聽到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的那一刻,心情都是懵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去幼兒園,孩子不是支支吾吾就是無理取鬧,總之就是各種拖延,你能感受到孩子對於上幼兒園這件事情的情緒,但是時常無法從理...

另類個性寶寶容易被同伴們孤立

  雖然說要鼓勵孩子發展個性,但是太過另類的孩子往往難以合群,在幼兒園可能不會招其他小朋友喜歡,很容易被孤立。來看看有哪些典型的個性另類寶寶吧,家長們可以密切注意了。

愛臭美、化妝的媽媽,對孩子成長有這4點幫助

楊瀾曾經說過:「沒有人有義務,通過你邋遢的外表來認識你內在的優秀。」的確是這樣的,雖說以貌取人不可取,但是和別人在交流的時候,最初都是先看外在的。寶媽有沒有這種感覺,偶爾打扮精緻的去幼兒園接寶寶...

春季入園的「插班生」寶寶要注意哪些問題

幼兒園新生,都要經歷一次精神「斷奶」。每每想到寶貝不可避免的撕心裂肺的哭聲,尤其是每年9月新學期開學時孩子們集體痛哭的場面,媽媽們就不免心疼肝顫。於是,一些人將目光鎖定在春季插班上,或許,在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