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偷東西,鬱悶、傷心、該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5歲,已經在讀幼兒園。
最近我發現他的書包裡面經常會出現一些沒見過的東西,比如陀螺、游戲卡片等,而這些東西我從來沒給他買過。
剛開始我問起他是從哪裡來的,他還說是某小朋友送給他的,
或者借給他的。
但是時間長了,我覺得有些不對勁,跟幼兒園老師溝通之後,才知道那個小朋友 「丟」了玩具,也就是說,我的孩子在偷小朋友的東西!這太讓我震驚了,我該怎麼辦?
當父母第一次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偷竊行為的時候,一定是非常震驚、非常擔憂,甚至非常惱火的,不明白家裡怎麼會出了一個 「小偷」。
說起來的時候,還會一再重申自己的家教是多麼嚴謹,家風是多麼端正。
事實上,孩子的
「偷竊」行為確實與家教無關,對於這個年齡階段來講,與孩子的品行也無關。
那與什麼有關呢?這跟他們特殊的年齡階段有關,這個年齡階段,甚至向上延伸到六七歲的孩子,都處在價值觀模糊的階段,有些孩子沒有非常明確的物權觀念。
他們還不能很好地分清偷竊與借的關係,而且總是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他們,有時候甚至分不清現實和想像之間的區別。
比如說,有的孩子很喜歡同學的玩具,他可能曾經向同學借過,同學沒有借給他,他就會在心裡很惦記這個玩具,幻想著同學把這個玩具借給或送給自己,自己擁有這個玩具的情形。
在偶爾的機會裡,他拿到了這個玩具,孩子就會把想像和現實混淆在一起,以為這個玩具已經名正言順地屬於自己了。
而另一方面,有的孩子確實曾經把玩具借給小朋友了,但是事後他卻說是小朋友搶走的,小朋友的話是不能做呈堂證供的,這不是說他們不可靠,不是說他們不誠實,而是他們太忠於來自於自己的世界的信息了。
舉個生活中簡單的小例子,有個5歲的小女孩和家長一起去餐館吃飯,服務員放在桌子上一包紙巾,誰也沒有注意。
後來爸爸看到了說, 「我們不要這包紙巾了,用自己的吧!」小女孩說:
「這是我們的紙巾!」媽媽知道小女孩的包里有一個和這個一模一樣的紙巾,也就認為小女孩拿出來的,是自家帶的紙巾。
可後來服務員結帳的時候卻說是餐館提供的紙巾,再問小女孩,小女孩仍然一口咬定這是自家的紙巾,並且說:
「是媽媽從我的包里拿出來的!」小女孩是在撒謊嗎?當然不是,她對於自己的世界是完全誠實的。
當她看到紙巾的時候,就想當然地認為是媽媽從自己的包里拿出來的,這個跟自己的紙巾一模一樣,或者過去外出就餐時,媽媽曾這樣做過,所以,當她看到紙巾的時候,就認定事情是如自己想像的。
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在更多的時候,孩子是屬於這種無心犯過的情況。
但是如果這種行為沒有得到及時地引導,或者得到鼓勵之後,可能會讓孩子對此 「上癮」,以至於延續至較大年齡的時候,就成為真正的問題了。
當然,也會出現
「有心犯錯」的情況,比如孩子太想得到一樣東西了,他真的是未經別人允許就據為己有,還有的是根本不知道這樣的舉動不當,還有的是模仿其他小朋友的行為。
到底是哪種情況,家長要明斷。
那麼,家長在發現還在偷東西的時候到底該怎麼做呢?
1、建議孩子歸還物品
當你最初發現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就平靜地建議孩子歸還物品。
不要把歸還和認錯混為一談,既然事情是因為孩子世界的邏輯與眾不同而發生的,那就讓他用自己的邏輯去解決吧。
如果有必要的話,可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把物品歸還給對方,並讓孩子對對方的借予表示感謝。
這可以加強孩子的物權觀念,是別人的就要歸還給別人,不能占為己有。
每一次都要認真而鄭重地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物權。
2、莫加強 「偷」的說法
父母和幼兒園老師要達成一個共識,就是不要輕易給孩子戴上 「偷」的罪名,這樣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會讓孩子自卑,並且很難和幼兒園的小朋友繼續良好相處。
因為不僅自己的孩子會把想像和現實混為一談,所有的小朋友都是這樣,當他們知道家長和老師給這個孩子的評價是
「小偷」之後,他們會認為自己丟失的東西都是這個孩子偷的,甚至會想像或杜撰出很多童稚的 「謠言」,這對孩子來說會是非常大的傷害。
3、讓孩子有所承擔
假如孩子是有心犯錯,只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不當而已,比如孩子故意趁對方不注意而拿取物品,或者故意不讓對方知道自己拿了東西的話,就要明確告訴孩子這是很不好的行為。
讓孩子設身處地地想,如果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被人拿走了,會不會很生氣,會不會很傷心?除了歸還物品外,還要讓孩子適當地接受一些懲罰,比如取消今天看動畫片的時間。
4、通過更好的途徑獲得
經常會有孩子特別想得到一件物品,而自己卻沒有足夠的零花錢來購買的情況,這很可能是孩子出現不當行為的原因。
如果是父母經濟能力能夠承擔的,並且是有必要購買的,父母可建議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來
「掙」取這份錢,最好要是孩子努力一段時間後才能夠得到,比如積攢生活廢品來賣錢等。
如果不是父母經濟能力能夠承擔的,或者沒有必要購買的,可跟孩子直接說明情況,並用另外一個建議作為補償。
其實,在小孩子的心目中,不一定價錢昂貴的就是最有誘惑力的東西,往往一些手工製作的玩具也能成為孩子關注的焦點。
孩子們總是會為新鮮的事物而激動不已,就連大人也是這樣,所以當孩子垂涎別人的物品時,不要輕易埋怨孩子貪心,而是應該將孩子的情緒引向更有利的方面,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要滿足的永遠是心理層面的需要,而物質需要則非必需。
-------------------------------------
沒想到在微信banbanu93裡面使用的方法竟然讓我祛斑成功了,哈哈~果斷分享,愛漂亮的妹子可以去看看哦!
拿不到就搶,搶不到就打?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物權概念
導讀在天才寶貝,父母通過發現問題、反思、分享,育兒智慧不斷地提高,他們常常感慨,「在天才寶貝,育兒路上不再孤單」。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培養孩子的物權概念。問題的提出媽媽問:今天帶孩子坐高鐵時...
正確的方法,幫2~3歲寶寶度過物權意識敏感期
當孩子滿2歲後,很多父母會發現寶寶和別的小朋友玩兒時,表現得很不友好。公用的玩具他要搶著玩兒,自己的玩具更是要獨自玩兒,哪怕一個人玩兒不過來,或者本身就是可以多人一起玩兒的玩具,寶寶也不願意分享...
學會這幾招,就能解決寶寶動手搶別人東西的壞習慣
上周帶著小甜橙在小區的遊樂場,一個4周歲左右的寶寶到處飛奔並搶其他人玩具搶不到就推倒別的小朋友,這個媽媽完全不理會只顧玩自己手機。後來她的小孩和一個比較小的小朋友搶奪汽車玩具,對方爺爺擔心孩子受...
孩子自私自利不懂分享,90%是家長的錯!
孩子在兩三歲以前,不願意分享不叫自私,那是自我。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看不到、理解不了別人的需要。他們正全情投入在體內那個「自我」快速拔節生長中。若孩子到了五六歲仍然不懂得...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錯誤管教會毀掉孩子一生
2017-02-02 凱叔講故事凱叔說kaishushuo大約從孩子2歲左右就開始慢慢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了。所謂物權概念就是物體的歸屬權,它是我的?是你的?還是共享的?當孩子進入物
為了孩子,該撕則撕!這個事兒點讚的幾十萬,吵架的一大堆
一天,小編在小區碰到兩個鄰居媽媽當眾撕了起來,她倆都是小編多年認識的鄰居舊友,於是趕緊上去一頓勸,才知道是因為她倆孩子之間的爭執而吵架了。原來是軒搶睿的玩具,睿不肯,軒軒就向睿媽告狀說睿不分享。...
強迫孩子分享的父母,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孩子?
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暑假去託管機構兼職。平時休息的時候就愛跟老師們聊天。聽她們講:「雖然才3歲,但孩子們表現出的素養已經是天差地別。」有的孩子自私霸道,哪怕分一點東西給其他小朋友都不願意。有的孩子...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
孩子有這個壞習慣,滿足TA比吼娃管用一萬倍!
最近很多家長向我反映,孩子自從入園後,遇到的大都是爭搶以及攻擊這些事兒。甚至在孩子的書包里,常常發現不屬於他的「新物品」……昊昊媽:周末我幫兒子收拾玩具,意外發現多了12色蠟筆,於是問兒子。兒子...
幼兒教育網:小孩愛打人長大能改嗎?給家長四個忠告
幼兒教育網指出,不知道是不是父母們寵得太厲害了,如今孩子們的脾氣越來越大,不少孩子甚至動不動就拳腳相向,打人、咬人、抓起東西就砸,這種暴力傾向不但嚇跑了同齡的小朋友,也讓父母頭疼不已。哄過、勸過...
正確面對孩子的「自私」,家長要這樣做
孩子到了自我意識萌生的階段,有時會出現一些「自私」的行為,比較常見的有霸占玩具、私藏東西、搶占家人等。很多父母感到很頭疼,對此「自私」行為所採取的政策就是斥責打罵, 希望孩子不要養成自私的壞習慣...
孩子小氣,不愛分享怎麼辦?
你和孩子在沙灘上玩玩具,另一個孩子走了過來,想一起玩。你的孩子死死地護著玩具不讓他玩。一家人吃麥當勞時,你對孩子說:可以吃一根你的薯條嗎?寶寶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這些場景是不是家長們都覺得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