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海人文類十大科普公號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父母堂

孩子從來不與別人分享玩具,別的小朋友一要玩他的玩具孩子就哭。

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強迫他把玩具拿出來嗎?

才這麼小就這麼自私,長大以後那還了得?

孩子不願分享是自私嗎?

孩子不願分享,爸爸媽媽很是失望,難道是因為獨生子女比較自私的關係嗎?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在2~5時屬於道德發展的「自我中心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一般都按照自己的想像去執行規則,而不是真正顧及規則。

6~8歲的孩子才會知道規則並尊重規則本身,按照規則去做。

因此,6歲以下的孩子不願分享,是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孩子的所作所為,不應該歸因為「自私」。

2~5歲:自我中心

此階段的孩子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大多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快樂;看不到、理解不了別人的需求和渴望。

他們正全情投入在體內那個「自我」快速拔節生長中。

由於不能認識到別人有和自己不一樣的觀點,處在自我中心階段的孩子經常用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別人的想法。

比如,小女孩送媽媽的生日禮物是一個小玩偶發卡和一支巧克力棒棒糖,這兩樣東西都是她的最愛,她期待著媽媽會滿心歡喜,但她不會想到媽媽早就過了喜歡這些的年齡。

5歲以後:友愛分享

孩子逐漸能擺脫這種心理,試著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

如果這個階段孩子仍然以「自我中心」,不能同情和幫助別人,不知道友愛和分享,那麼父母就要認真對待了。

父母一定要及時注意和採取措施,幫助孩子發展分享,同情,遵守規則,助人,合作,友愛等好的行為。

自私VS自我中心

成人的自私:意味著從不替別人考慮,處處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它是有些人自覺的、有意識的處世行為。

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局限性造成的,他根本意識不到別人會和自己有什麼不同,因而不能替他人著想,不能關心別人、理解別人。

這種行為是無意識的,不是有意為之的。

因此,不能將孩子的"自我中心"等同於大人的自私,更不應把自私自利的帽子隨便扣到孩子頭上。

強迫孩子分享,孩子更「自私」!

有時候,家長出於自己的面子,或他們自己都說不清的理由,會犧牲孩子的情感,勸說或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

比如:

鄰居家的小妹妹想玩孩子的洋娃娃,孩子不願意,於是媽媽開始數落孩子:你是姐姐,應該懂得分享,給妹妹玩一會兒吧?這個洋娃娃平時你都不玩的.....孩子經不住媽媽數落,把洋娃娃奉獻了出去,最後得到了對方媽媽的誇讚,「你家孩子真懂事。

這樣的結果是,媽媽保全了面子,可孩子並不那麼高興:

1

灌輸謙讓分享,令孩子更不滿

爸媽教育孩子要謙讓並沒有錯,但如果孩子把東西分享給別人後並不開心,那就證明他並不情願給別人東西。

總是被家長要求分享的孩子,反而會對很多東西都有強烈的占有欲,因為他們沒有享受過占有的權利,所以要努力地彌補自己。

2

不許孩子說不,導致退縮行為

特意教導孩子必須分享,不允許他說不的話,那誰開口都能要走他的東西。

孩子這樣只會學會討好別人而已,更可悲的是,或許別人都只是想想,還沒開口,他就已經為了迎合別人而把東西給了別人。

久而久之,孩子對分享產生恐懼感,不敢保護自己的東西,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願,更無法在長大後建立責任感,懦弱無爭。

3

過分縱容分享,易讓孩子不珍惜

孩子太會分享也非好事,父母太縱容,會讓孩子覺得這東西得到很容易而隨意過度分享。

家長要教會孩子愛惜自己的東西,照顧別人的同時也要照顧自己。

比如一件玩具,要是他不想再玩,別人喜歡送給對方也沒關係,如果自己還很喜歡就不必這樣了。

引導孩子樹立健康的分享意識

不可否認,從小樹立一定的「分享意識」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但爸媽還是應以孩子的意願為主去引導,不要給孩子貼小氣、自私的標籤,更不盲目強迫孩子分享。

1培養正確的「物權觀」

所謂「物權觀」,即幫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時又懂得尊重別人的物品。

從小就要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他的,哪些東西是別人的,他自己的東西有權利決定是否給別人,也有權利隨時拿回來。

孩子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分享時才能體會到滿足感和樂趣。

當然,孩子也要明白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分享,例如牙刷、水杯、手帕、內衣褲等東西不能與小朋友分享。

2避免讓孩子做極端選擇

對孩子來說,分享意味著失去。

家長應避免讓孩子在分享or不分享這兩個極端對立的選項中做抉擇。

可以引導孩子輪流玩,也可以讓孩子們協調作戰,分工一起玩。

比如,兩個小女孩都想玩洋娃娃,可以引導玩具的主人去做分工:「大家輪流玩,一人玩10分鐘,」或者,「你給娃娃梳頭髮,我給娃娃穿衣服。

無論如何,分享這件事得讓孩子自己做,不要還沒做到分享,就讓孩子謙讓,對孩子來說,謙讓比分享更難以接受。

3明確真正意義上的「分享」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真正意義的分享是願意與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心甘情願的、主動的分享,不是因為表揚、交換或者別人的要求才做的;分享之後感到快樂,而不是失落。

但是,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有一個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過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孩子會處在慷慨與吝嗇、大方與小氣共存的狀況,不要苛求孩子一下子就做到真正意義、成熟的分享,而應根據孩子的實際表現水平,逐步提高和鍛鍊孩子更高水平的分享。

4幫助孩子積累有借有還的經驗

分享玩具有時是與小朋友共同玩,有時是暫時借給小朋友單獨玩,後者需要孩子有安全的歸還意識才能做到。

家長可以在家和孩子玩「有借有還」的遊戲,例如,向孩子借一支蠟筆,過10分鐘還回去,同時要對孩子說:「寶寶,這是媽媽剛借你的蠟筆,現在還給你,謝謝你的分享哦!」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所謂分享其實就是暫時離開自己一會兒,過一會兒還會回來的,自己沒有什麼損失。

5給孩子創造分享的機會

★孩子不但要知道自己最喜愛的,還要知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最喜愛的,平時買回來水果、糕點時,讓孩子進行分配,觀察孩子能否分配合理;

★家庭平時養成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不吃獨食的好習慣;

★邀請小朋友到自己家裡玩,先徵求孩子的意見邀請誰來,準備拿什麼玩具給小朋友玩。

為了避免有的小朋友不會分享,家長可以主動與其他家長聯繫商量,讓每個小朋友都帶兩三個好玩的玩具,然後相互交換玩,讓每個小朋友都有分享的意識和分享的機會。

任何媒體轉載須經授權

留 言 送 好 禮

恭喜周四早刊「歡樂豆萌學園」獲獎

獲獎截止周五(10月28日)17:00,「父母堂」將在評論獲贊前5名讀者中選出一位幸運獲獎者,將於10月31日的早刊中公布名字。

好禮是這樣的:

《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蘇珊·施蒂費爾曼/著 于娟娟/譯

定價:39.80元

出版:鷺江出版社/創美匯品圖書

內容介紹: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大量實用的建議、有效的練習,以及來自臨床實踐的有趣故事,蘊含了關於陪伴孩子的育兒智慧。

推薦理由:幫助父母樹立正確觀念,擺脫曾經的行為模式,更輕鬆、快樂地陪伴孩子,培養自覺、自信、快樂、有愛心的孩子,同時治癒自身兒時未能痊癒的創傷,成為自己憧憬的那種父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孩子把幼兒園的東西帶回家

最近,班級里好幾位小朋友的家長向我反映了一個同樣的問題:孩子總是將幼兒園的小玩具偷偷帶回家。有的小朋友把帶回去的玩具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有的小朋友把帶回去的玩具偷偷藏了起來,最後被爸爸媽媽發...

你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分享!別做大方的強盜家長

「我們家寶寶怎麼不愛分享玩具?」很多爸爸媽媽會著急地問。擔心家裡沒教好,寶寶以後變得自私自利。所以你可能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寶貝小花收到了一盒新蠟筆,每次用完她都小心翼翼放回原處。鄰居家妹妹想一起...

孩子自私自利不懂分享,90%是家長的錯!

孩子在兩三歲以前,不願意分享不叫自私,那是自我。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看不到、理解不了別人的需要。他們正全情投入在體內那個「自我」快速拔節生長中。若孩子到了五六歲仍然不懂得...

孩子自私小氣?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啦!

▲點擊上方藍色小標收聽。春暖花開,相信很多寶爸寶媽們都會約著朋友帶著寶寶出去郊遊踏青了。寶寶們在一起,總是會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特點,有的更愛鬧,有的更文靜,有的更樂於分享,有的則對自己的玩具看護得...

孩子有這個壞習慣,滿足TA比吼娃管用一萬倍!

最近很多家長向我反映,孩子自從入園後,遇到的大都是爭搶以及攻擊這些事兒。甚至在孩子的書包里,常常發現不屬於他的「新物品」……昊昊媽:周末我幫兒子收拾玩具,意外發現多了12色蠟筆,於是問兒子。兒子...

孩子不懂分享?是你不懂孩子吧!

「現在我要躺下來睡覺, 真誠地向我的主祈禱, 如果我在醒來前死去, 求主讓我的玩具都壞掉,這樣別的孩子就再也不能碰它們。阿門。」——《自私小孩的祈禱》很多媽媽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分享,家長總是有...

搶玩具的孩子,這樣「治」

孩子們搶玩具是很多家長頭疼的的問題。尤其是遇到比較霸道的小朋友,不替孩子出頭吧,怕孩子會吃虧;出面替孩子擺平吧,又怕孩子會變懦弱,以後都不敢自己解決問題了。到底要幫他出頭?還是教他禮讓?怎樣才能...

孩子不願與他人分享是自私?其實是你不懂他

相信粑粑麻麻大多都碰到過這樣的情形:當別家的寶寶來家裡玩,動了一下他的玩具,就立馬大喊「是我的!是我的!」馬上就搶回去,恨不得全部藏起來。無論粑粑麻麻如何哄,如何講,孩子就是聽不進去。這時候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