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理解兒童做某件事的動機及願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可以

幼兒期的孩子時常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行為,他們還不太懂什麼是危險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

當成人限制他們的願望或制止他們的行為時,孩子們就會表現出對成人的不滿意甚至反抗,與你背道而馳,喜歡說「我不」等。

在這種情況下,大人便責怪孩子「不講道理」、「不聽話」等,其實是冤枉了孩子,因為這是孩子獨立與探索的願望強烈於服從,孩子獲得新知識的途徑就是嘗試新奇、刺激的事物。

作為家長應該充分理解兒童要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要求,儘量多創造一些條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適當的或充分的滿足後,他們的叛逆行為,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漸減少。

當孩子的意見和我們的意見相矛盾時,可以利用他們的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用別的事物把孩子吸引開,待問題解決後,再找適當的時機去進行說理教育。

例如:孩子看見地上有一堆沙子,非常高興,就抓起沙子往天空中拋灑,弄得地上、頭髮里、衣服上都是沙子,如去把他拉開,不讓他玩,他肯定哭鬧著不依,如果我們拿來鏟子、漏斗、過濾的網等東西,孩子看見後,馬上就會高興地玩起來了。

這樣不僅避免了一場風波,而且孩子通過玩沙,既了解了沙的特性,又開發了智力由此可見,理解、尊重、暫時滿足幼兒的意願或不合常理的行為,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迂迴教育手段。

當然,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地遷就。

否則會給孩子的身心發展投下陰影。

摺疊適當採取「不理睬」的態度

當孩子沒有道理而又不能滿足他們時,我們可以採取暫時不理睬的方法,讓孩子鬧、讓孩子自討沒趣,等孩子情緒好轉,能聽講道理的時候,再慢慢來進行教育。

這種方法反覆幾次,孩子自然知道哭鬧、不滿也無法滿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同時在教育過程中,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合理的要求,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

「不理睬」是一種教育藝術,當今幼兒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他們不願成人過多的參與自己的活動,束縛自己的行為,否則就會經常對成人表示不滿或產生反抗心理。

我們不妨在沒有危險傷害的情況下,放手讓兒童自己去活動,讓他們在嘗試中吸取教訓、經驗,品味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樂趣。

即使成人想幫助他們,也不要以指導、命令的口吻說話,而要以提醒、探討等謙和的方式,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幼兒也是一個完整的人,有著自己獨立心理及行為方式,我們作為家長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適當地學會「不理睬」,對幼兒的成長有益無害。

摺疊要培養兒童的愛心、同情心

幼兒的叛逆性行為很多時候表現為破壞性、挑鬥性。

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愛心、同情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同情心、愛心是人類共存共生的基礎,也是人生觀教育的關鍵。

如對同伴要互相幫助,互相謙讓,不打人,不欺負人,敬老愛幼,同情弱者,儘量去幫助別人,保護動植物,疼愛父母等。

這也是教育培養幼兒同情心的有效手段。

如果幼兒有了這種愛心、同情心他們的叛逆性心理就會大大的減弱。

總之正確對待幼兒的「叛逆性」心理是一門教育藝術,孩子只有在成人的精心培育下,才能成為一個有良好個性品質的人。

可以加微信ppqq26教你如何引導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媽該怎樣爬過「幼兒叛逆期」這座高山?

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場漫長的長跑,而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在這重重障礙中,叛逆期也許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孩子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幼兒叛逆期...

幼兒「叛逆期」,你做對了嗎?

人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7~9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

你的孩子是不是變得越來越任性的呢?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有的孩子是家長不讓幹什麼,他偏要幹什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通常孩子從兩歲開始,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自我意識與他人意識開始逐步分化,常常會不聽從父母的建議和指令,變得固執己...

兒童心理不健康?看看這三種表現

[導讀]兒童處在身體發育的階段,而家長不應該光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更是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這個社會是浮躁的,外部環境會影響到孩子本來健康的心理,在實際生活中,心理不健康的兒童非常多。以下這些表...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要怎麼應對?

人生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

青春期的叛逆行為——吸菸,何解?

發現孩子染上吸菸的壞習慣,爸媽們都非常焦急,這種行為不僅違反校規校紀,而且危害孩子自己的身體。這時爸媽們一定不要大驚失色、棍棒相加!那樣只能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棘手化。青春...

寶寶任性怎麼辦?

  孩子任性的表現 有的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一刻不停地在屋裡又蹦又跳,一會兒竄到沙發上,一會兒又爬到床上,屋裡被弄得凌亂不堪,他自己也渾身大汗,滿臉通紅;有的孩子看電視時,總愛把音量放得大大的,家...

好孩子不是吼出來,聰明家長這麼做

關於孩子叛逆,很多教育類文章都把矛頭指向了父母,指責父母管教過多、操控過嚴,或者缺乏溝通、不尊重孩子、吼罵孩子等。誠然,孩子叛逆,大部分原因確實在於父母,但問題的本質不是父母管教過多、操控過嚴,...

孩子發脾氣的定義 如何改善

孩子發脾氣的定義是什麼呢?發脾氣是指兒童在受到挫折後哭叫吵鬧的現象。在各年齡階段均可出現,以幼兒期和學齡前期更為常見。該行為的發生與兒童的素質及所受的教育有關。困難氣質兒童易於出現這種現象。父母...